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成果发布孩子们,这样触摸新科技 一群小鸟从起点出发,遇见了第一个关卡——两根管道中间的空隙,有的小鸟从空隙间钻了过去,另外几只则一头撞上管道,淘汰出局,连续几关过后,剩下的小鸟越来越聪慧,总能穿过空隙。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成果发布会现场,许多参会者饶有兴味地扫描二维码,玩起这个看起来像手机游戏的小程序。 这是八年级《人工智能》学生用书里的一个程序设计,“聪慧的笨鸟”。孩子们需要明白笨鸟变聪慧的原因,然后借助人工智能的方法,通过编程,让小鸟规避障碍,顺利过关。 这套涵盖了三到八年级的《人工智能》学生用书,是由教育部教育装备讨论与进展中心牵头,联合北京教育科学讨论院、武汉市教育科学讨论院、广州市教育讨论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第 1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讨论所、深圳市教育科学讨论院共同发起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研发的成果之一。发布会上,中小学人工智能装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装备配备方案、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等 3 项成果同时发布。 这些年,技术的进展、政府的重视,让人工智能迅速成为社会热点。2024 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进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024 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要“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去年 9 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应运而生,在走访调研部分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之后,项目组聚集起包括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教育专家、一线老师、技术人员等在内的力量,开始了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研发。 第 2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出书,而在于培育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想让孩子看得懂、感兴趣、不落伍,入门普及之后,将来还有可能投身相关领域的讨论。”教育部教育装备讨论与进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表示。 人工智能 4 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如何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原理,并且有兴趣探究?“要将人工智能原理这个黑匣子打开到什么程度,怎样呈现知识,我们琢磨了很久。”项目工作组组长、教育部教育装备讨论与进展中心处长刘俊波说,最终,项目组决定将学与用相结合,形成通识、技术体验、编程和智能机器人 4 个模块,并根据目前中小学的教室面积、学生人数等实际情况,提供装备配备方案。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