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拓扑实际选择 2 .1 引言 在设计你的变换器前,你必须首先选择电路拓扑。因为其它所有电路元件设计,像元件选择,磁芯设计,闭环补偿等等都取决于拓扑。所以在设计开始之前,你得首先仔细研究所要开发的电源的要求和技术规范:输入、输出电压,输出功率、输出纹波、电磁兼容要求等等,以保证选择适当的拓扑。 在电力电子技术教科书和开关电源书籍中只是概要地介绍几个基本的拓扑,分别说明这些拓扑工作的基本概念,输出与输入关系,和对元器件基本要求等等,而很少或没有指出该拓扑的长处和短处以及相应的应用场合。而在有关文献中讨论的拓扑就非常多,单就谐振变换器拓扑就有数百种。在如此众多的拓扑中,实际看到经常在产品中使用的拓扑只有大约14 种。为何有如此巨大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作为电源商品,成本(军品另当别论)和质量作为第一目标。因此,选择的电路拓扑应当考虑到电路复杂性和是否成熟,该拓扑可能使用的元器件定额和是否易购,制造是否需要高级技术人员、特殊的测试设备、元器件是否严格筛选等等,应当从整个电源产品效率、体积、成本以及技术条件和规范综合因素考虑。因此尽管众多研究者为了提高电源效率,减少体积研究如何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提出如此多的拓扑,发明者申请了大量专利。这些拓扑和专利在理论上是有价值的,并存在应用的可能性,软开关 PWM 和有源箝位等技术都是从研究谐振,准谐振变换器发展而来的。这些新拓扑和专利在某一方面提出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也会带来某些方面的不足,作者和申请者不可能面面俱到。理论上先进就能做出最好产品,这是天真的想法。理论研究始终是探索性的,始终走在生产的前面;而产品是该领域研究最充分,经过若干因素折衷的实践产物。这也是理论研究与生产实际的差别。同时也是专利与生产力的距离。专利往往只是一个好主意(good idea),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独创性,是否能转变为产品那就时另一回事。如果为了将效率提高 1%,而使得成本提高 10%,这是任何厂商不愿意做的。因此很少专利转变为生产力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在体积、重量要求严格而批量小的军品则另当别论。 决定拓扑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输入电压和输出/输入比。图 2.1 示出了常用隔离的拓扑相对适用的电压范围。拓扑选择还与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路数,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等有关。一般情况下,对于给定场合你可以应用多种拓扑,不可能说某种拓扑对某种应用是绝对地适用,因为产品设计还有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