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 子 规 《 信 》 原 文 及 解 释 凡 出 言 , 信 为 先 , 诈 与 妄 , 奚 可 焉 。 话 说 多 , 不 如 少 , 惟 其 是 , 勿 佞 巧 。 奸 巧 语 , 秽 污 词 , 市 井 气 , 切 戒 之 。 见 未 真 , 勿 轻 言 , 知 未 的 , 勿 轻 传 。 事 非 宜 , 勿 轻 诺 , 苟 轻 诺 , 进 退 错 。 凡 道 字 , 重 且 舒 , 勿 急 疾 , 勿 模 糊 。 彼 说 长 , 此 说 短 , 不 关 己 , 莫 闲 管 。 见 人 善 , 即 思 齐 , 纵 去 远 , 以 渐 跻 。 见 人 恶 , 即 内 省 , 有 则 改 , 无 加 警 。 唯 德 学 , 唯 才 艺 , 不 如 人 , 当 自 砺 。 若 衣 服 , 若 饮 食 , 不 如 人 , 勿 生 戚 。 闻 过 怒 , 闻 誉 乐 , 损 友 来 , 益 友 却 。 闻 誉 恐 , 闻 过 欣 , 直 谅士, 渐 相亲。 无 心非 , 名为 错 , 有 心非 , 名为 恶 。 过 能改 , 归于无 , 倘掩饰, 增一辜。 【信 】 第十九条: 【凡 出 言 , 信 为 先 , 诈 与 妄 , 奚 可 焉 。】 讲到信 , 我们看“信 ”这个字 , 人 、言 构 成 信 , 人 讲话 一定 要 真实 , 不 真 实 就 不 信 。 讲话 也 要 注 重 你 有 没 有 真 诚 , 有 没 有 诚 意 。 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从小我们要教育自己家里的弟子要有诚信、要诚实,从小做人就要懂得诚实;在家里不能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诈欺行为,欺骗别人的这种言语都有可能会出现。 所以这里讲到“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我们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讲出来的话是不是真话。所以所讲出来的话,要以信实为第一。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语非常的重视,每一次要讲话之 前,他都会三思,思考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讲话,就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耻躬之不逮”,这个“耻”,就是会认为自己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