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叙 概 述 : 弟 子 规 原 名 〈 训 蒙 文 〉 , 为 清 朝 康 熙 年 间 秀 才 李毓 秀 所 作 。 其 内 容 采 用 《 论 语 》 学 而 篇 第 六 条 :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弟 , 谨 而 信 , 泛 爱 众 , 而 亲 仁 , 行 有 余 力 , 则 以 学 文 。 ”的 文 义 以 三 字 一 句 , 两 句 一 韵 编 纂 而 成 , 分 为 五 个 部 份 加 以演 述 ; 具 体 列 举 出 为 人 子 弟 在 家 、出 外、待人 接物、求学 应有 的 礼仪与规 范, 特别讲求家 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 朝贾存仁 修订改编 , 并改名 为 〈 弟 子 规 〉 , 是启蒙 养正, 教育子 弟 敦伦尽份 防邪存诚, 养成 忠厚家 风的 最佳 读 物。 弟 子 规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次 谨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 易 解 : 弟 子 规 这 本 书 , 是依 据 至 圣 先 师 孔 子 的 教诲 而 编成 的 生活规 范。 首 先 在 日 常 生活中 , 要 做 到 孝 顺 父 母 , 友 爱兄 弟 姊 妹 。 其 次 在 一 切 日 常 生活言 语 行 为 中 要 小 心 谨 慎 , 要讲信 用 。 和 大 众 相 处 时 要 平 等 博 爱 , 并且 亲 近 有 仁 德 的 人 ,向 他 学 习 , 这 些 都 是很 重 要 非 做 不 可 的 事 , 如 果 做 了 之 后,还 有 多 余 的 时 间 精 力 , 就 应该 好 好 的 学 习 六 艺 等 其 他 有 益 的学 问 。 入 则 孝 父 母 呼 应勿 缓 父 母 命 行 勿 懒 父 母 教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须 顺 承 易 解 : 父 母 呼 唤 , 应 及 时 回 答 , 不 要 慢 吞 吞 的 很 久 才 应答 , 父 母 有 事 交 代 , 要 立 刻 动 身 去 做 , 不 可 拖 延 或 推 辞 偷 懒 。父 母 教 导 我 们 做 人 处 事 的 道 理 , 是 为 了 我 们 好 , 应 该 恭 敬 的聆 听 。 做 错 了 事 , 父 母 责 备 教 诫 时 , 应 当 虚 心 接 受 , 不 可 强词 夺 理 , 使 父 母 亲 生 气 、伤心 。 (君子闻过则喜, 小人 闻过则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