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p 7 4 ) 2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p 2 6 5 ) 3 .最近发展区:指现有水平和在他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p 6 2 ) 4 .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p 3 9 ) 5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p 7 4 ) 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行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这一先行因素的影响。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价,它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低直接影响个体的努力程度,从而影响成绩好坏,而成绩好坏反过来也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2 6 9 页 7 .概念同化: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让他们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p 1 0 1 ) 8 .正迁移: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的作用。(p 1 9 8 ) 1 0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p 1 0 3 ) 1 1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p 1 9 8 ) 1 2 、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p 4 3 ) 1 3 、符号学习: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p 4 6 ) 1 4 、发现学习: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p 3 2 2 ) 1 5 、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p 5 4 ) 1 6 、智慧技能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p 3 2 ) 1 7 、学习的顿悟说:这一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苛勒,所谓顿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