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单元教学模式简介 2 0 0 6 年 9 月,我校加入了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初步构建了以“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的学习模式。现将我校在实验中的做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加强指导,提高阅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设立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策略。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法进行大量阅读。在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摘抄好词佳句,学习借助作批注、做读书卡片和写读后感等读书方法,读思结合积累语言;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静心读书、积极思考,使用工具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 二、构建模式,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主题学习”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以课文为“经”,以主题阅读材料为“纬”,采取“粗线勾勒”和“工笔细描”相结合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中高年级每学期语文课大约为 1 3 0 学时。苏教版教材每册 7 个单元,每个单元分配的课时大约 1 8 节。例如,五年级上册第 2 单元有《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4篇课文,主题学习材料是配套读物《大自然的诗篇》,可以这样分配课时: 第 1 课时:读熟本单元的 4 篇课文。 第 2 课时:识写本单元的生字词,当堂巩固。 第 3 -1 0 课时:学习教材中的 4 篇课文和“主题学习”配套读物《大 自然的诗篇》中的 8 篇文章。 第 1 1 课时:学习“练习 2 ”,总结本单元训练重点。 第 1 2 -1 5 课时:自主、合作阅读“主题学习”配套读物《大自然的诗篇》中的其他文章,做好阅读记录卡。 第 1 6 课时:读书汇报。 第 1 7 -1 8 课时:习作。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熟读教材,掌握生字词(约 2 课时)。运用自主阅读、接读、竞赛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读通、读熟本单元的 4 篇课文,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对课文最直接的、初步的印象。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工具书等理解生字词,小组合作互相督促掌握生字词。然后完成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读、听写,为后面快速阅读、理解课文重点扫清障碍。 2 .理解课文,扩展阅读(约 8 课时)。在学生通读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课文,每篇用 2 课时。通过精心设计有效、实用的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重点、难点,品味好词佳句,学习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