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得分:10 1. 要成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则需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步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 1.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 )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 教育教学行为 B. 教育教学活动 C. 教育社会关系 D. 教育行政关系 满分:2 分 2. 教育法律( )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 A. 规范 B. 事件 C. 事实 D. 意义的行为 满分:2 分 3. 狭义的教育立法是指( )依据法定的权限,创制、修改、补充和废止教育法律的活动。 A. 国家机关 B. 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C. 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D.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满分:2 分 4.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由( )制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 国家权利机关 D. 教育部 满分:2 分 5. 教育法的( )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 遵守 B. 适用 C. 实施 D. 解释 满分:2 分 6.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 )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 专业 B. 专门 C. 技术 D. 应用性 满分:2 分 7.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 )义务教育”。 A. 入学接受 B. 按时入学接受 C. 完成 D. 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 满分:2 分 8. 成人教育,是指通过业余时间、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 )进行的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岗位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A. 公民 B. 学生 C. 成年人 D. 青少年 满分:2 分 9. 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