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1 . 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2 .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3 . 科学探究 2 “科学探究”是指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附件 A 物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物理观念 水平一 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具有将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 水平二 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能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水平三 具有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水平四 具有清晰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物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 水平五 具有清晰、系统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 科学思维 水平一 知道物理学的研究需要建构模型;能对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