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地域文化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李如龙 按照中国的习惯,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版)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因此,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讨论方眼 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希 望 学语言学的扩 充 文化的思 路 ,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来留 意 自 己 的方言母 语,共同作些 考 察 和交流 。 一、 方言与 地方历史 方言是历史上 形成的,现 存 的方言的许多特 征 只 有联 系地方史料 才 能正确 理解。闽 方言的语音 以 保 存 上 古 音 多而 著 称 ,滂 读 同庞 ,展 读 同典 ,就是“古 无 轻 唇 、古 无 舌 上 ”的留 存 。为什 么 全国方言中唯 独 闽 方言保 留 这两 个上 古 音 的特 点 呢 ? 这就要从 闽 语的形成时代以 及后来偏安 一角、又 逐 渐 走 出 海 洋 向 外 发 展 的历史去 寻 找 解释 。东 南 方言的单 音 词 多、音 节 界线 分明 ,应 该 同古 百 越 语及 后来的壮 侗 、苗 瑶 诸 语言的共处 有关;北 方汉 语的翘 舌 音 多以 及轻 声 、儿 化等 现 象 ,可 能与 阿 尔泰 语言的影 响 有关,这是民族共处 和融 合 对 语言的作用 。桌子 在东 南 方言中叫 枱 (上 海 、广 州 )、床 (潮 州 、海 南 )、盘 (邵 武 )。这是古 来桌 子 的制 作史的记 录 ,先 秦 席 地而 坐 ,以 盘 为桌 ,汉 唐 的床 和几 一样矮 ,可 卧 可 坐 ,可 写 字 办 公 ,以 后有了长 腿 才 叫 卓 (桌 是后起 字 ),卓 就是高 的意 思 。称 为“枱 ”,可 能反映的是倚 墙 所制 的固定的桌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