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计算原理与应用 一、PAT 资料介绍与运价计算基本过程(含单程、环程/来回程、开口程) (一)PAT 简介 PAT 是国际航协( IATA) 与国际航空电信技术协会SITA 共同出版发行的国际旅客运输资料,全称是PASSENGER AIR TARIFF (二)运价计算基本过程以及基本概念 根据国际航协1999 年最新推出运价计算基本过程样本,客运运价计算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 1.FCP( Fare construction points 票价组合点,也有资料称其为FBP, Fare Break Point 票价折回点); 2.NUC( Neutral Units Of Construction 中性货币单位); 3.COND( Conditions 条件); 4.MPM( Maximum Permitted Mileage 最大允许里程); 5.TPM( Ticketed Point Mileage 客票点实际里程); 6a.EMA( Excess mileage allowance 超里程优惠); 6b.EMS( Excess Mileage Surcharge 超里程附加); 7.HIP( Higher Intermediate Point 中间较高点,也有资料定义HIP 对应的运价为HIF,即High-er Intermediate Fare 中间较高点运价); 8a.CF( Constructed Fare 组合运价); 8b.CF-CHECK; 9a.TTL( ToTal Amount 货币总数); 9b.TTL-CHECK; 10.IROE( IATA Rate Of Exchange IATA 换算比率); 11.LCF( Local Currency Fare 当地货币价格,有时也称为LSF, Local Selling Fare 当地销售价格); 12.TKT( Ticket 出票)。 (三)单程 对于单程而言,其计算过程基本等同于基本过程。但在单程问题中需要对CF 进行回拽检查。该检查全称为Back Haul Check,简称为BHC 检查。 该检查的内容是:如果在某一运价区间内,从始发地到某一中途分程点高于始发地到目的地的公布运价,则该航程为单程回拽程(Back Haul Journey),须进行回拽程检。全程运价不得低于单程回拽程最低限额BHM( Back Haul Minimum), BHM 等于两倍的最高的始发地到中途分程点的运价与始发地目的地间公布运价的差值。如低于,全程运价需要提升到BHM。 (四)环程/来回程 选择航程中不同的点为FCP,形成两个区间,分别定义为OUTBOUND 和INBOUND,每个区间使用全航程始发地到航程中的票价组合点的1/2RT 直达公布运价。然后按运价构成一般原则,计算票价组合点两侧运价区间的运价,再相加,得到全程运价。 两个区间票价相等的航程,为RT,不必进行检查。 对于两个区间票价不等的航程,即CT,要进行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