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基础 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从效用的角度看,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要素:旅游吸引物、服务要素和环境要素[1]。 1.1.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2]。其中,旅游活动开展的主要地域,即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是旅游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1.1.3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面系统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和格局的分类体系。由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要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从地理特征、关联性、经济实力、旅游规划等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本文 力求从对旅游目的地多因 素的综合 考 虑 ,来构建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体系。 1.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要素 空间结构组 成要素的划分方 法 有 很 多,有 些 学 者划分为 点线 面(点轴圈 )三要素;空间结构的生态学 派 划分为 基质 (Matrix)、斑 块 (Patch)和廊道(Corridor)三要素等,吴必虎教授在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借用了该模型[3],他认为城市和旅游区(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它们之间的交通要素可以抽象为线,城市与4A 级旅游区(点)之间的交通就是“斑块”与“基质”之间的“通道”。 二、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 坎恩五要素 1 . 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 2 . 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 3 . 对潜在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入性 4 . 其社会经济基础具备能够支持旅游业务的最低限度水平 5 . 有一定规模包含多个社区 库泊的 4A 观点 1 . 吸引物: 2 . 康乐设施:住宅设施、餐饮业、娱乐设施、其他服务设施 3 . 进入设施:交通网络、基础设施 4 . 附属设施:地方旅游组织 魏小安和历建新的三要素说 1 . 吸引要素:各类旅游吸引物,第一产品概念 2 . 服务要素: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 3 . 环境要素: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 三、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 1 . 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 2 . 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支持 3 . 能提供系统、完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