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40 号)、《X 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 府发〔X〕17 号)和《X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 府发〔X〕11 号)精神,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基本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教育质量。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建设,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常住人口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全覆盖,为建设“大美 X、区域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三免一补”(免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城乡全覆盖。到 X 年,县域内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三、工作任务(一)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优质均衡发展。1.努力办好乡村学校。正确处理公平、质量与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在居住分散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根据需要建设寄宿制学校,形成有乡(镇)中心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村小学、教学点的合理学校布局结构。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不断完善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按标准配备必要的设施,保障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正常运转。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并优先用于学前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2. 同步规划建设城镇学校。按照城镇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制定并及时调整学校布局规划,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