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 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2.能力培养(1)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分析论证的能力。(2)指导学生分析《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从中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节有关历史材料的处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根据史实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异同点的能力。3.思想认识(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研讨性教学,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录像片《圆明园》,课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列表,相应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课前预习思考并查阅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思考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3)近代史上沙俄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北方哪些领土?(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5)第二次鸦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