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无讼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

无讼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_第1页
1/32
无讼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_第2页
2/32
无讼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_第3页
3/32
1 无讼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 张中秋 提要:中西法律文化都以秩序和正义为价值目标。但在取向上,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以秩序为重心,以至于无讼;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上以权利为轴心,追求正义。这既凸现出两种法律文化在各自大文化系统的意义结构中所处的位臵,同时,又表达了不同法律文化的终极差异。 庞德认为,价值问题虽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它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即使是最粗糙、最草率或最反复无常的关系调整和行为安排,在其背后总有对各种互相冲突和互相重迭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某种价值准则。在西方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期,对价值准则的论证、批判或合乎逻辑的适用,都曾是法学家们的主要活动。 比较来看,中国的学者——从过去到现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则相对薄弱。 然而,这个问题又是如此重要,它不仅能立体地反映出每一法律体系在各自大文化系统的意义结构中所处的位臵,也能恰当地表达出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终极差异。 一 对于理想的社会,传统中国人所憧憬的是《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所谓: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数千年来,大同世界虽未曾有一日实现,但始终是古典中国文明所努力讴歌和追求的对象。的确,对一个道德社会来说,它的魅力是巨大的。所以,自西周以来,历代的思想家、历朝的法律,都在为大同世界特别是这个世界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和谐、安定、平静、有序 2 的社会而探索而运作。这里,我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追求的这个理想或者说价值取向称之为‚无讼‛,取自孔子所说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讼的直接含义是没有或者说不需要诉讼,引申为一个社会因没有纷争和犯罪而不需要法律或虽有法律而搁臵不用,所谓‚刑措‛。 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大同世界最基本的特征,不只意味着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终极目标,也启发我们,要理解它的形成,应从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文明的特点入手。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一大特点是家与国同构或者说家国一体化,这种独特的社会结构起源于我国青铜时代的国家形成,后因宗法农业生产方式而得以加强。 这种结构导致了国政的原型实质乃是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无讼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