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术静脉输液术一、原理利用大气压和重力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物由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是临床上改善健康状况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病人。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病人。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二、静脉输液目的三、常用溶液•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浓缩白蛋白–水解蛋白•静脉高营养溶液常用输液法周围静脉输液法中心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周围静脉输液法用物准备–输液器1套–治疗盘1套,(加药用注射器及针头、无菌纱布、止血带、胶布、小垫枕、瓶套、开瓶器、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液体及药物:按医嘱准备–输液卡、输液架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调节滴速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弱、幼、心肺疾患---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快一般溶液---稍快高渗盐水、含钾药、升压药等—慢滴速计算法15滴/毫升×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60分钟每分钟滴速×60分钟每小时输入量=15滴/毫升输液泵的原理应用电脑微量输液泵是一种电子输液控制装置,它可以将药液精确、均匀、持续地输入血管内,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于需严格控制输入液量的患者,如危重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患儿的治疗和抢救,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麻醉药物等。输液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抢救时用大静脉、双通道妥善固定防脱出临时配制排顺序加强巡视,勤观察输液故障及处理滴液不畅或不滴?排气管、输液管、肢体扭曲受压、针头滑出血管外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针头紧贴血管壁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针头堵塞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压力过低注射处肢体肿胀、疼痛?静脉痉挛输液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可能引起发热原因?输液瓶或输液器清洁灭菌不完全或被污染、输入溶液或药物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发冷、寒颤和发热轻者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不适等。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3.对症处理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衰、肺水肿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可由口鼻涌出,肺部遍布湿罗音,脉数且弱,心率快且节律不整。1.输注过程中控制滴速,量不可过多,特殊病人尤应注意。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3.端坐位,两腿下垂4.遵医嘱给药(如利尿剂、扩血管药、平喘剂、强心药等)5.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加20~30%酒精6.必要时,四肢轮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输液中无菌操作不严,局部静脉感染•长期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置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静脉炎防治方法?1.严格无菌操作2.停止在此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硫酸镁湿敷,也可中药外敷3.保护静脉,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4.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物外渗5.充分稀释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6.红外线治疗7.如合并感染,尊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裂隙•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乏力、眩晕、濒死感,胸部感觉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心前区“水泡音”,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患者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氧气吸入头皮静脉输液法1.用物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