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材分析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研室 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第一学段中 “常见的量” 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中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了 1 时=60 分。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 序 如 下 表: 《时、分、秒》重难 点 突 破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研室 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本 章 重难 点 分析: 1. 初步建 立 分、秒的时间观 念 是本 单元内容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 点 。 2. 解 决 简单的计算经过 时间的问 题 ,帮 助 学生掌握解 决 问 题 的基 本 方法 也是本 单元的难 点 。 突破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1)初步建立对秒的直观感知 动态出示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让学生体会“秒”是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这一课题。再依次出示第2、3、4 幅主题图,唤醒学生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2)结合前面的情境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并出示钟面,直观地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 秒,走一大格就是5 秒,8 秒就是走了八小格。再通过动态演示3 幅连续的钟面,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了 60 小格。帮助学生理解分与秒的关系,即 1 分=60 秒。 (3)体验1 秒有多长 通过亲身体验:如眨眼、听滴答声、击掌等方式让学生体验1 秒的长度。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巩固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1 分=60 秒,1 时=60 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