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C3命名法规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C3命名法规_第1页
1/9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C3命名法规_第2页
2/9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C3命名法规_第3页
3/9
昆虫分类学原理 第四章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 1 第四章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 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 re 命名 nomenclature就是给每个分类单元以一定的名称。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 一、动物命名的历史 动物的命名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长久。早期的动物命名是随意的,受语言和地域的限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识别动物的方法,同一种生物常有多个名称,而同一名称也可能用于多种生物,十分混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动物分类逐步成为一门世界性的科学,如果此时仍然用民族语言,依照各自的方法命名,已无法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到了林奈时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由林奈明确提出采用双名法命名物种(1758),生物分类才有了科学的命名方法。但直到 1843年才由英国科学促进会制定了第一部动物命名法规。随后,美国(1877)、法国(1881)和德国(1894)也相继制定了各自国家的命名法规。虽然如此,仍是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国际性法规可以依循。科学家逐步认识到命名法规绝不是各个国家的事,而是一个国际问题。1889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动物学会议,草拟了第一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后几经讨论修改,1901年在第五届国际动物学会上通过,1905年正式出版。从此有了正式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并为人们广泛接受,有了约束力。当今国际动物命名的最新统一规则是 1999年9月出版,于 2000年1月生效的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以前所有版本均同时废止。 制定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旨在国际范围内为动物分类学家提供动物命名的统一原则和处理方法,在国际上取得一致,保证动物的名称具有准确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二、法规适用范围 “动物命名法是应用于已知出现在自然界中生活的或灭绝的动物各级分类单元 taxon(taxa)科学名称的系统,包括根据各种动物实际遗骸(替换物、印记、造型和模造物)化石的名称,各动物化石产物的名称(化石痕迹分类单元 ichnotaxa)以及 1931年以前根据现存动物的产物提出的名称。”(引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3版)。 法规只限于科级、属级和种级以内的各名称,科级以上阶元如目、纲等可有数个名称并存,常依分类学家的意见随意处理,不受法规限制。 动物命名法规以 1758年1月1日为动物命名法的起点日期,以林奈的《自然系统》第十版和克拉克的《瑞士蜘蛛》为标志,此前的名称无论是否符合双名法均不被承认,此后的名称均须符合动物命名法规,受法规的约束。 昆虫分类学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C3命名法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