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_第1页
1/7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_第2页
2/7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_第3页
3/7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 明代地方机构的设置,虽然基本上因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但是又根据封建中央集权制发展的需要做了创新和调整,终于形成了自上而下、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在汉族居住地区,明代基本上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其间虽掺有省、州二级制和省、府、州、县四级制,但所占比重不大。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明朝则根据传统的民族特点,设置了军政合一的边疆管理机构以及土司制、都司制等不同形式的机构,对维护明朝的君主集权制统治和社会安定,促进边疆开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三司”机构的设置 明朝开国初年,地方机构设置一仍元朝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行中书省的长官称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对辖区民、政、军、财诸方面拥有“无所不统”的大权。行中书省的内属机构与职官编制,也大致和中书省一致。这种机构设置,是与朱元璋所要建立的高度集中权力于中央的国家体制是相矛盾的。 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后;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为省级政权机构,分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 (一)承宣布政使司 它是明朝法定的派驻地方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明初定都南京后,南京及其附近地区(约当今江苏省)为朝廷直隶区,其余再设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山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北平等 l2个布政使司。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将北平布政任司改为北直隶,但又增设了云南和贵州两个布政使司。这样,除南、北两直隶外,共有 l3个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 1员(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与左、右参议(从四品)无定员,参政、参议因事添设,各省不等。布政使职掌一省行政,“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凡僚属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上下其考,报抚、按以达于吏部、都察院。三年,率其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十年,会户版以登民数、田数”(张廷玉等:《明史》卷 75《职舌志》)。布政司下还设有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等办事机构。经历司设经历 l人(从六品)、都事 1人(从七品),执掌收发文移之事。照磨所设照磨 1人(从八品)、检校 1人(正九品),执掌管理文书卷宗之事。理问所设理问 1人(从六品),副理问 1人(从七品),提控案牍 1人,执掌刑名之事。布政使司还辖有一些杂职衙门,诸如库、仓、杂造局、宝泉局、军器局、织染局等,经办有关经济、后勤物资等事务。 (二)提刑按察使司 它是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明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特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