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

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_第1页
1/14
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_第2页
2/14
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_第3页
3/14
一 简述 xyJK 系列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是将人工智能成功运用于低压配电设备控制系统中,由于是无功型的控制器,其控制功能的完备,使补偿效果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当控制物理量为无功功率(Q)时能兼顾功率因数,较完善的解决了功率因数型控制器的缺陷,在运行中既能保证线路系统温度、无震荡现象出现,又能兼顾补偿效果,将补偿装置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线路在重负荷时,如果cosφ 已达到 0.99(滞后),只要再投入一组电容器不发生过补,也还回再投入一组电容。当线路无电流互感器时,控制物理量转为电压(U),此时根据当地的电压高低自动调节电压。 二 技术指标 2.1 产品引用标准 GB/T15576-1995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 DL/T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JB/T9663-1999 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2.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工作时-25℃~70℃;极限、运输、储存时-40℃~80℃ 相对湿度:40℃时 20%~90%;50℃时 90% 大气压力:79.5kPa~106.0kPa(海拔2500m 及以下) 2.3 电源工作电压:220V±20%;频率:50Hz±5%:正弦波形总畸变率《5% 2.4 电压输入模拟量:220V(混合补偿)或 380V(三相均衡补偿) 2.5 测量精度 电压模拟量(80%~120%额定值):0.5 级 电流模拟量(20%~100%额定值):0.5 级 相位角φ 在-30℃~+60℃时,功率:2 级;功率因数:1.5 级 2.6 补偿方式及透切方式 补偿方式:共补型(三相均衡补偿) 混合补偿(三相分相补偿与三相均衡补偿相结合) 透切方式:循环投切 2.7 浏览实时运行参数 共补型:电压 Uac(V);电流 Ib(A);功率 P(10kW);Q(kvar);功率因数 PF 混合补偿:三相电压 Ua、Ub、Uc(V);三相电流 Ia、Ib、Ic(A);三相功率 Qa、Qb、Qc(kvar);总的有功 P(10kW);功率因数 PF 2.8 控制对象及控制门限设定范围 控制对象为无功功率时,控制门限设定范围: 投入门限:1~999 kvar 切除门限:1~999 kvar 控制对象为电压时,控制门限设定范围: 共补型:电压投入 320V~400V、切除门限:380V~465V 混合补偿型:电压投入 180V~230V、切除门限:220V~264V 过压保护值 共补型:380V~460V;混合补偿型:220V~264V 欠压保护值 共补型:240V~380V;混合补偿型:140V~220V 动作延时时间1s~150s 电流变比1(5:5)~999(4995:5) 电容容量:0~999kvar;当容量为零时,表示此路未接电容 动作误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