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全面的椎弓根钉打法

最全面的椎弓根钉打法_第1页
最全面的椎弓根钉打法_第2页
最全面的椎弓根钉打法_第3页
椎弓根钉打法 1 一 颈 椎 解剖特点: 进针点: C2 枢椎椎板上缘水平线下 5mm 与椎管内侧缘外 7mm 垂直线交点 C3-6 侧块背面中上 1/4 水平线与中外 1/4 垂直线交点 C7 侧块背面中上 1/4 水平线与中点垂直线交点稍偏上 角度: C2 矢状面内倾 30 度,水平面上倾 20 度 C3-6 矢状面内倾 40-45 度,水平面与终板平行 C7 矢状面内倾 40-45 度,水平面与终板平行 螺钉直径(mm): 3.5 皮质骨螺钉 进钉深度(mm):18-20,进钉不超过 80% 经验总结: 二 胸 椎 解剖特点: 进针点: 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点水平线 交点 角度: 矢状面角度: T1: 25 度 T2:20 度 T3 :15 度 T4-T9:10 度 T10:5 度 T11-T12:0 度 水平面角度:与终板平行 螺钉直径(mm): T1-5: 3.5-4 T6-10: 4-5 T11-12: 5.5-6.5 进钉深度(mm):35-40(椎弓根到椎体前缘 40-42,进钉不超过 80%) 三 腰 椎 解剖特点: 进针点: 方法一 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点水平线交点 方法二 人字嵴进钉法:以副突嵴和峡部嵴为定位标志 横突缺如、过大、过小、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既往手术中已被咬除,会影响进钉点的定位,人字嵴进钉法,位置恒定,容易显露及辨认。 角度: 矢状面角度: L1-3:5-10 度 L4-5:10-15 度 水平面角度: L1-4:与终板平 L5:下倾 10 度(L5 椎体后倾) 螺钉直径(mm): 6.5 进钉深度(mm):40-45(不超过 80%) 四 骶 椎 解剖特点 进针点: S1 关节突外缘的垂线,关节突下缘的水平线交点。 角度: 矢状面角度: 内倾 25 度 水平面角度: 头倾 25-30 度,瞄向骶骨岬 螺钉直径(mm): 6.5-7.0 进钉深度(mm):30-35 经验总结: 1 . 易损伤腰骶神经干、髂内静脉和骶髂关节 2. 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S2 固定 3. 骶骨骨质少,以软骨下骨固定强度最高 确定进钉点后,先咬除进钉点处皮质骨,开口器开口,恒力持稳探路器缓慢进入,在松质骨内应阻力不大且均匀,如有大的阻力,可能遇到骨皮质,应拔出探路器,将咬除的棘突剔净、修剪成骨条后填入钉道,再次用探路器,则易控制方向,避免滑入原钉道。进钉前一定要用探针探测钉道四壁有明显骨性感,证实钉道在椎弓根内,方可缓慢拧入螺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辰+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文档和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