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下端骨折教学目的:了解桡骨下端的解剖、病因病理和诊断要点。掌握桡骨下端骨折的闭合整复和固定方法。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3CM3CM定义指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2-3厘米处发生的骨折。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全身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发病率比较高,老人多见11º掌倾角掌倾角10~1510~15°°桡骨远端与腕骨而形成关节面,其背侧边缘长于掌侧,故关节面掌侧倾斜为10°~15°称为掌倾角。23º尺倾角尺倾角20~2520~25°°桡骨下端外侧的茎突,较其内侧长l~l.5厘米,故其关节面还向尺侧倾斜20°~25°称为尺倾角。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一)病因病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而发生骨折,骨折是否有移位与暴力的大小有关,根据受伤姿势和骨折移位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跌倒时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先着地,可造成伸直型骨折。跌倒时,腕关节呈掌屈位,手背先着地,可造成屈曲型骨折。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一)病因病理间接暴力间接暴力身体重力地面反作用力伸直位伸直位屈曲位屈曲位身体重力地面反作用力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一)病因病理伸直型骨折远段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桡骨远段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如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下桡尺关节的三角纤维软骨盘随骨折片移向桡侧背侧;如尺骨茎突完整,骨折远端移位明显时,三角纤维软骨盘附着点必然破裂,掌侧屈肌腱及背侧伸肌腱亦发生相应的扭转和移位。屈曲型骨折远段向桡侧和掌侧移位。此类骨折较少见。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二)诊断要点肿胀肿胀疼痛疼痛功能受限功能受限一般症状一般症状伸直型骨折伸直型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餐叉样”畸形特殊体征特殊体征骨折远端侧方移位“枪上刺刀样”畸形(三)治疗无移位的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无移位的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夹板固定夹板固定22~~33周即可;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则必须整复。有移位的骨折则必须整复。(三)治疗1.整复方法患者坐位,老年人则平卧为佳,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整复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段完整的伸直型骨折:一助手捏住上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全纠正后,将远段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仍未完全整复,则由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折远段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对位;(三)治疗1.整复方法整复骨折线进入关节或骨折块粉碎的伸直型骨折:在助手和术者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者双手拇指在背侧按压骨折远端,双手余指置于近端的掌侧端提近端向背侧,以矫正掌背侧移位,同时使腕掌屈、尺偏,以纠正侧方移位。(三)治疗1.整复方法整复屈曲型骨折:两助手拨伸牵引,术者可用两手拇指由掌侧将远段骨折片向背侧推挤,同时用食、中、环三指将近段由背侧向掌侧压挤,然后术者捏住骨折部,牵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将腕关节背伸,使屈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手法整复要点(1)拨伸对抗牵引拨伸对抗牵引重叠移位纠正重叠移位手法整复要点(2)腕部掌屈尺偏纠正向背侧、桡侧纠正向背侧、桡侧移位移位固定方法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l/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屈曲型骨折: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扎上三条布带,最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5周。固定方法限制腕部:限制腕部:背伸及桡偏背伸及桡偏动作动作背板桡、背侧夹板超腕关节练功活动固定期间积极作指间关节、指掌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部活动。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锻炼。药物治疗儿童骨折早期治则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后期内服药可减免。中年骨折按三期辨证用药。老人骨折中后期着重养气血、壮筋骨、补肝肾。解除固定后,均应用中药熏洗以舒筋活络,通利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