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1/22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2/22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3/22
第六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本系统常见症状体征2、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3、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组成和生理功能。4、理解血液病的分类及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评估方法。一、血液病: 系指原发于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二、 结构和功能1、组成:造血系统由骨髓、 肝、脾、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单核- 巨噬(网状内皮)组织造血器官构成。2、不同时期的造血器官: 造血干细胞 (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又称全能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各种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各种粒细胞等肝脏: 在胚胎期 9--24 周时为主要造血器官,脾脏也参与少量的造血;骨髓: 10--14 周开始造血, 24 周时已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在胚胎的 9— 10 天,中胚层开始出现造血位点发育血岛。外周血含较少HSC,脐带血、胎盘血是胎儿时期外周血的一部分,含有较多的HSC。在正常情况下出生后15 天造血器官仅限于骨髓、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5~7 岁以前全身骨髓都为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肢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到20 岁左右,红骨髓仅限于长骨的骺端、扁骨、不规则骨内。3、血液的组成:血浆:占血液容积55% 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是结合与输送O2和 CO2。4、生理功能:白细胞的种类多,功能较复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对机体起重要防御作用;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功能。血小板对机体止血和凝血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三、分类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病常表现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及出凝血机制的障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红细胞疾病红细胞数量的改变如各类贫血, 质的改变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2.白细胞疾病白细胞数量的改变如粒细胞缺乏症,质的改变如白血病、 淋巴瘤、骨髓瘤等。3.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量或质量的异常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管壁的异常如过敏性紫癜。4.其他如血栓形成常与血液成分、 血管壁、 血流、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四、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患病及治疗经过1、病史心理、社会资料生活史和家族史一般状态皮肤黏膜2、身体评估淋巴结检查心、肺、腹部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