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血液制品去除 / 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目前已知经血液制品传染的病毒主要有HBV、HCV、HIV-1、HIV-2、HTLV和细小病毒 B19。尚未发现经血液制品传染CJD。但有少数研究报告发现有实验性传染现象, 因此要密切关注 CJD,特别是 vCJD的发展动向。为了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生产工艺要具有一定的去除 / 灭活部分病毒能力,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 / 灭活病毒方法。本技术指导原则是对血液制品 (指以人血浆为原料制备的制品)生产过程以及特定的去除/ 灭活病毒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包括指示病毒和病毒去除/ 灭活方法的选择、 验证方案的设计、 结果判定以及附录所列技术验证申报的程序。一、去除 / 灭活病毒方法的选择由于不同类血液制品潜在的污染病毒的可能性不同,为此选择病毒去除/ 灭活方法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一)凝血因子类制品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能去除/ 灭活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的方法, 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去除 / 灭活病毒。(二)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对于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包括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灭活脂包膜病毒方法。但从进一步提高这类制品安全性考虑,提倡生产过程中加入特定的针对非脂包膜病毒的去除 / 灭活方法。(三)白蛋白采用低温乙醇生产工艺和特定的去除/灭活病毒方法,如巴斯德消毒法等。二、常用的去除 / 灭活病毒方法评价(一)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1 .人血白蛋白制品几十年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白蛋白的巴氏消毒法对 HIV 和肝炎病毒是安全的。 其病毒灭活条件已很完善,可不要求进行病毒灭活验证。但是必须对巴氏消毒法所用设施进行验证,使巴氏消毒各参数符合要求 (包括制品内温度分布的均一性和灭活时间)。 2 .其它血液制品(液体制剂)由于制品的组成、稳定剂(如:氨基酸、糖、枸橼酸盐等)及其浓度的不同,均会对灭活病毒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采用巴氏消毒灭活病毒方法时必须进行病毒灭活效果验证。(二)干热法(冻干制品)80℃加热 72 小时,可以灭活 HBV、HCV、HIV 和 AV等病毒。但应考虑制品的水分含量、制品组成(如:蛋白质、糖、盐和氨基酸)对病毒灭活效果的影响。 应确定允许的制品瓶间各参数的差异。病毒灭活用的干热箱至少每半年验证一次。验证时干燥箱内应设多个测温点(包括制品内、箱内最高和最低温度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