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 2013级小动医二班胡双双学号:完成时间: 2014 年 12 月血管的结构与生理功能摘要:血管是生物运送 血液 的管道,血管系统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枝,口径渐渐变细,管壁渐渐变薄, 最后 分成大量的 毛细血管 ,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之章。毛细血管再逐渐汇合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 各类血管因管壁结构和所在位置不同, 其功能也各有特点。按生理功能可将血管分为弹性储器血管、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容量血管、和短路血管。关键词: 弹性储器血管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容量血管短路血管结构 功能特点正文:弹性储器血管 :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结构 :大动脉管径大于10mm ,其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大动脉管壁结构1 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膜与中膜的弹性膜延续,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2 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 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3 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功能特点 :主动脉与大动脉部分的血管, 管壁坚厚, 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但平滑肌成分较少。 这些弹性成分使得主动脉和大动脉血管在左心室射血时, 左心室射血时,主动脉压升高,一方面推动动脉内的血液向前流动,另一方面使主动脉扩张, 容积增大。因此,左心室射出的血液在射血期内只有一部分进入外周,另一部分则被贮存在大动脉内。主动脉瓣关闭后,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从而使间断的射血变为连续性流动。此类血管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为弹性储器作用。故此种大动脉又称为弹性储器血管。阻力血管 :包括小动脉,微动脉,还有小动脉分支血管统称为阻力血管。结构 :小动脉管径 ~1mm,有完整而发达的平滑肌,小动脉管壁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产生收缩或舒张而调节血压。微动脉管径 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 1~2 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功能特点 :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和舒张,血管壁平滑肌收缩,改变血管压,从而导致所阻力改变, 可显著地影响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周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产生的阻力,即外周阻力。 又因它们位于毛细血管之前,所以又叫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交换血管 :指毛细血管。结构 :毛细血管管径一般6~8 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