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运动功能检查★包括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被动运动、共济运动肌力(0-5级)概念: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0级、1级、2级、3级、4级、5级临床意义随意运动障碍——瘫痪(完全性瘫痪、不完全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痉挛性瘫痪、麻痹性瘫痪;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运动功能检查★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核上瘫)与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核下瘫)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锥体交叉(延髓锥体皮质脊髓束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剩余纤维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到达同侧脊髓前角细胞,但止于胸节)——躯干肌受两侧大脑皮质支配,四肢肌受对侧大脑皮质支配皮质核束:支配面下部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为单侧(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其余为双侧支配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锥体系(锥体细胞,以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的锥体细胞为主)椎体外系: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比较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瘫痪分布范围较广,偏瘫、单瘫、截瘫范围较局限,以肌群为主肌张力过高过低或缺失病理反射有无肌萎缩不明显较明显肌束颤动无可有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运动功能检查肌张力概念: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检查方法:完全放松肢体,被动运动临床意义肌张力过低——周围神经、脊髓灰质前角及小脑病变肌张力增高——折刀样张力过高见于锥体束损害,铅管样肌张力过高见于锥体外系损害。运动功能检查不随意运动——多数由锥体外系损害导致震颤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动作性震颤:小脑病变老年性震颤:老年人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多见舞蹈症:儿童期脑风湿病变手足搐搦:低钙血症等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脑性瘫痪等运动功能检查共济运动——主要依靠小脑,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及锥体外系参与检查法指鼻试验、对指试验、快速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试验临床意义小脑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与视觉无关,伴肌张力过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不伴有感觉障碍,见于小脑肿瘤等。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时共济失调不明显,闭眼时明显,伴深感觉障碍,见于感觉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病等前庭性共济失调:平衡障碍为主,伴眩晕、呕吐、眼球震颤,见于Meniere病、桥小脑角综合征感觉功能检查浅感觉检查(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检查(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复合感觉检查(定位觉、立体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感觉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自学)感觉障碍疼痛、感觉减退或感觉缺失、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分离感觉障碍的类型末梢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横贯型、半横贯型——Brown-Sequard综合征)内囊型(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同侧偏盲)脑干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皮质型(感觉障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颅神经检查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一副舌下全单纯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单纯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混合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嗅神经—嗅觉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颞叶嗅觉中枢临床意义一侧嗅觉丧失:同侧嗅球或嗅丝病变,见于创伤、肿瘤等两侧嗅觉丧失:颅底脑膜结核或鼻黏膜病变嗅神经视神经—视觉视网膜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枕叶视觉中枢包括视野、视力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临床意义: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位遭受损害都可引起视野缺损眼底检查:眼底镜临床意义(自学)视神经正常眼底(右)位听神经——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包括Rinne试验和Weber试验平衡觉检查:闭目难立试验临床意义(自学)位听神经音叉试验正常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Rinne试验气导>骨导骨导>气导气导>骨导(均缩短或消失)Weber试验居中患侧较强健侧较强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临床意义:相应运动神经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