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原因1.政治、经济的原因近现代西方发达的经济一直是中国人追赶和学习的目标,而西方文化必然会伴随着经济的影响进入中国。与此同时, 政治的原因也会导致中西文化的冲突。 由于长期的封闭与禁锢,中国人对西方节日乃至整个西方文化都知之甚少,一旦国门打开,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中国人的好奇、宽容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一向认为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在与中国、前苏联等进行政治、军事竞争的同时,也在极力地吹嘘、推进他们的文化,节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部分,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冲击的首要目标。2.商业炒作的原因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火爆与商业的炒作是密不可分的。每年一到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宣传活动就会铺天盖地,与西方节日有关的商品、服务都摆到了街面上。在香港,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一些洋节日当天,西餐厅大多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而内地人对西方节日的商业炒作也并不逊于香港人。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突出表现在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身上,在这方面, 以青年人作为主要培养、宣传对象的教育和媒体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教育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大众化使得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在中国相当普及,一般的青年人。 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二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缺乏对受教育者无意中起了误导的作用。很多年轻人只知道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是哪一天;只知道圣诞树、圣诞晚会、玫瑰花和巧克力,却不知道春节、中秋节究竟有什么文化蕴涵。这些与当前中国的教育思路不能说没有关系。在媒体方面, 许多报刊杂志往往大量登载有关西方节日的报道,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介绍甚少。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向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春节的时候,就有舞狮子、划彩船、闹元宵等等娱乐形式。从排练节目的团结,表演节目的自豪,到观看节目的热闹,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洽。中秋节的时候,大家聚集在一起赏月拜月,看大戏等,都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过西方节日给中国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它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过度地倾向于西方节日,西方节日成为潮流和时尚,人们更加淡忘自己的节日。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只道圣诞节而不道中秋节。一个国家的节日代表着它的文化底蕴和底蕴,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