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人们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3.齐读课题二、目标引领知识与能力1.会认“坝、傣、昌、昂、跤”5 个生字,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三、字词运用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出示:坪坝(ba)绒(rong)球花傣(dOi)族景颇(po)族阿昌(chang)族德昂(dng)族绚丽多彩蝴蝶孑 L 雀舞摔跤(jiao)山狸凤尾竹摇晃(huang)2.多音字:好 hao(好人)hao(好奇)奇 qi(奇怪)j!(奇数)当 dang(应当)dang(上当)教 jido(教书)jido(教室)3.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绚丽多彩——五彩缤纷4.反义词:洁白——乌黑粗壮——纤弱安静——喧闹古老——年青5.介绍文中出现的少数民族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文字。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文字。解放前已进入阶级社会,1898 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入陇川的胜利。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瓦德昂语族支。擅长种茶。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与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