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6 版)复习提纲题型:选择 20 个*2=40 分 填空 2 个 *10=20 分 名词解释 5 个*4=20 分大题: 20 分(2-3 个)第一章概述(10-15 分)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1.3 因特网的组成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功能(特性 ):连通性、共享3、网络与互联网:网络(network) 由若干结点 (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 组成。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4、ISP:网络运营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5、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核心部分的三种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选择题: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网络层。而边缘部分有应用层和运输层。6、端系统的通信方式:C/S 即客户服务器方式、P2P(peer-to-peer)即对等连接。7、路由器的任务: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转发。8、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9、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10、分组交换: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这三种方式必须要知道)11、网络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 MAN )、局域网( LAN)、个人区域网(PAN)1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传播)利用率(必考计算题)13、网络协议(协议)的组成:为进行网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14、体系结构:(协议和服务)(必考!!!)看书!协议的方向:水平服务的方向:垂直OSI的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题: √-1 在物理层上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是什么?比特√-2 数据链路层呢?帧√-3 网络层呢? IP 数据报,数据的分组√-4 运输层?报文√-5TCP传输的则是报文段;;;UDP 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