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企成为真正的企业让国企成为真正的企业2015 年 01 月 12 日 07:50 新华网我有话说 (61 人参与 ) 收藏本文企业最盼望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企业最期待哪些市场化改革?连续4 期,我们走近企业, 倾听企业 “松绑放权 ”的诉求,了解企业对乱收费的无奈、对产业政策的思考、对让国企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渴求。报道刊发的同时,也陆续有企业经营者致电,表示“企业的束缚比报道的还要多”“为企业松绑,还有更多环节要突破 ”,这些声音鼓励我们更加深入地展开报道。“多给企业松松绑”系列报道至此告一段落,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关注企业发展环境的话题。我们也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使企业更多受益,焕发更多活力。—— 编 者“统得宽、管得死、放不开手脚”——常常有国企经营者感叹。“享受的照顾多、优惠多,盈利不是靠自己”——外界又总是这样评价国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在参与竞争、监督管理等环节,国有企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市场化不足 ”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 “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等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国企新一轮改革被寄予了彻底去除行政化、成为“真正的企业 ”的期望。“企业高管不确定,一纸调令就可以换掉,这让企业很尴尬”——国企行政色彩应进一步淡化目前, 90% 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净资产的70% 已在上市公司,但在很多人看来,国企还不是百分百的市场主体,依然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副部级的铁路局能管得了正部级的铁路总公司吗?”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有人发出疑问。“大型央企一把手享受一定行政级别,应该限薪。”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出台后,专家这样解读。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屡屡引发争议。企业有没有行政级别?国资委[微博 ]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没有所谓副部级、正局级的企业,但是企业里的部分高管拥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可以在企业和政府部门间转换身份。现实中,部分国企喜欢对外宣传自己是 “某级企业 ”,有的企业内部还按照一把手级别、自上而下套用行政级别。“国有企业去行政化,首先就要从行政级别上进行改革。”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微博 ]教授说。“中 ”字头、 “国 ”字头的企业,偶尔还会得到政府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