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演讲有现场感的方法演讲就是演与讲的统一。在演讲中讲的内容与演的形相辅相成 , 缺一不可。在讲与演的结合上, 现场感是一个到关重要的因素。下面是X 为大家整理了让演讲有现场感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帮到你。一、突出时境所谓时境,是指演讲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环境。由于时境不仅可以体现一定地域范围的现实情况,而且能够显示特定时间条件下的历史背景,所以演讲者就必须特别注重时境的交代和叙述,以增强演讲的针对性和现实感。由特定的时境引发的具体而真切的感受,也就成了演讲者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的直接动因。例如:我今天来参加的座谈会,心情十分激动。坐在这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里,坐在先进青年的身边,我这个五十开外的人,似乎也变得年轻了许多。今天我如同又回到了十九年前即一九六三年的春天,那年是我国经历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举国上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一年,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题词的一年,也是雷锋精神大发扬的一年。这是李燕杰题为的演讲的开场白。演讲家首先表明了参加座谈会的激动心情,接着表达了自己“坐在这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里,坐在先进青年的身边”的真切感受,然后回想起一九六三年春天中国的困难局面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这特定的时境,不仅重新激发起他的政治热情,而且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于是,演讲家和听众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就在接下去的一句过渡语之后自然地展开了。二、渲染气氛演讲的现场气氛能够对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产生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明的演讲者往往善于抓住现场情景的某一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即兴发挥,渲染并强化现场气氛,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利于演讲者和听众产生互动效应的“交际场”。有了这种“场”效应,演讲的现场交流感也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例如: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极目远眺经过人们长年耕耘而已安静憩息的广阔田野,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脉隐约耸立在我们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来打破上帝和大自然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寂静。但我必须履行你们交给我的任务,因此请求你们施与我宽容和同情。这是爱德华· 埃弗雷特在国家烈士公墓落成仪式上的演说的开头语。演讲者以深沉凝重的语调,描述了“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看到的广阔的田野、雄伟的山脉和“兄弟们的坟墓”,营造出一种崇高而又悲壮的意境。这样独特的情景感受,是通过演讲者所渲染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生发出来的。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