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历史押题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答题模板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历史押题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答题模板_第1页
1/6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历史押题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答题模板_第2页
2/6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历史押题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答题模板_第3页
3/6
中国古代乡约制度专题答题模板【背景】1. 总说: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原因(1) 国家统一(2)封建专制强化(3) 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2. 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形成的原因(1) 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 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3) 文化、教育的发展(4) 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5) 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6)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7) 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8) 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3. 宋代乡约治理形成的原因(1) 理学形成(2) 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3) 士大夫社会责任感、主体意识增强(4) 挽救社会危机,加强基层治理的需要(5) 小农经济封闭性与脆弱性(6)民间自治传统(7)宗法性社会结构4. 晚清乡村治理变化的原因(1) 列强侵略与农民起义破坏了传统自治组织(2) 清末新政改革的推动(3)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4)近代工业的兴起(5)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特点】1. 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1) 制订: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2) 管理:由自治到官府管理(3) 宗旨:由邻里之间相互劝诫、“礼俗相交”到宣讲圣谕,约束官员与士绅2. 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1) 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2) 士绅发挥较大作用(3) 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4) 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5) 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6) 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7) 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不断渗入乡村治理(8) 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3. 宋代乡约管理制度的特点(1)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2) 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侧重道德教化(3)强调互助互勉(4) 强调自治(5) 自觉性、民间性、自治性、义务性(6) 选贤任能4. 明代乡约制度的特点(1) 区分名宦和乡贤的祭祀(2) 程序和标准更为严格(3) 强调乡贤本地人属性(4) 更强调乡贤祠的教化功能【影响】1. 乡约对国家的影响(1) 利于巩固统治、稳定和社会发展(2)促进边疆开发(3) 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4) 加强基层治理、稳定地方秩序(5) 完善地方基层管理(6)减轻政府负担(7) 缓解社会矛盾(官民矛盾)(8) 培植民主革命力量2. 乡约对社会的影响(1) 利于稳定乡村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2)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风气转变(3) 削弱传统家族势力对乡村的影响,加强乡村的控制管理(4) 利于形成廉洁执政的社会风气(5) 促进乡村经济、文化、教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历史押题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答题模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