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Ⅱ》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实验诊断学英文名称 : Medical Laboratory 总 学 时: 36.0学时。(理论课: 24.0 学时;实验课: 12.0 学时)学分: 2.0学分自主学习 :10.0 学时适用对象 :第二模块专业课程考核: 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每次实验课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实验诊断是应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以此与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协助临床对疾病做出一个完整正确的诊断,同时对疾病的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制定防治措施以及预后判断等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各种现代化仪器进入实验室,使检验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一门新兴独立科学,并实现了检验工作的快速化、微量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实验诊断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本门课程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的、基本的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讲授的各项检验的适应症,熟悉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重点掌握其临床意义,并能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及分析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防治。根据讲授专业特点和当前检验医学的进展,在教学中应安排1-2 次专题讲授,并加大检验结果和病案分析比重,以适应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需要。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实验诊断的应用范围和检验结果分析的一般原则。二、熟悉:实验室检查的基本方法及新进展。三、了解:实验诊断学的性质、主要内容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 2.0 学时自主学习: 1.0 学时。教学内容:一、 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实验诊断学,参考范围, 医学决定水平。二、主要教学内容:1.实验诊断的定义和任务。2.实验诊断的基本方法及进展。3.实验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围。4.正确应用参考值及了解其影响因素。5.正确选择检验项目(自主学习)。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检验目的要求:一、掌握:贫血的三种分类。二、熟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平均值的含义。三、了解:红细胞形态检查,如何确定诊断溶血性贫血。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 3.0 学时实验教学4.0 学时自主学习: 2.0 学时。教学内容:一、 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贫血,网织红细胞。二、 主要教学内容:1. 红细胞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