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进校园”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的 XX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今天XX小学的校园曼妙多姿,诗意盎然。因为校园独特的魅力,因为一种致远诗香的凝聚, 因为各位领导不辞劳苦,诸位文朋诗友风尘仆仆,带着对教育的关爱,缘于对中华诗词的虔诚,怀着对“中国梦”的向住,汇集于“国中首善之地”的XX,参加“南京市诗教进校园工作经验交流会”。南京 XX 中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是一所座落在狮子山麓,绣球湖畔,挹江门旁,桃园故里的一朵奇葩;是一所励精图治、发展迅猛、校风严谨、设施完善、质量上乘的耀眼明星。我校把拥有“国际视野、民族灵魂、 健康信念、 卓越潜能” 现代都市人, 作为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在省、市诗词协会,特别是在南京钟山诗词研究会的关怀、指导下,于XX年 4 月 10 日正式成立了“桃花雨”诗社,开始了“诗教进校园”活动,吸引了众多酷爱诗歌的师生走进了诗歌的艺术殿堂。5 年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如下:一、“诗教进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教育与诗、诗与校园中的人有着天然的永远割不断的联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怀赤子般的虔诚,在心底追索,冥思,叩问。我理想中的未来学校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在那里的学生们应该有怎样一种精神面貌和求知状态;在那里工作的教师应该有怎样一种职业心态和学术水准;在那里管理的校长应该有怎样一种人格境界和智慧层次。我觉得,诗歌绝对可以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中国是诗的国度,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迄今已将近三千个春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诗家词人,产生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汗牛充栋的作品。从一腔爱国情, 上下求索的屈原到 “采菊东篱下” 的陶渊明; 从“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回味。同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先进的诗词文化力量,陶冶、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诗教进校园,是时代的趋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二、“诗教进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我校与南京钟山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