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宋诗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4 分)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对比,动态描写) (4 分)(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 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2 分)★【 2】唐诗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 3 分)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3 分。形式、 内容、 景物特点各1 分)(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 分)①全诗以 “夕” 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 山川阔长, 都是“夕” 中之景; 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 月照平沙, 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 “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3 分。3 种答法选其一。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3】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 分) 夏季,从诗中“青苔” 、“绿树”、“昼梦”及南风等意象可知。(2)第四句中的 “偷” 字一作 “径”,联系诗歌简析这两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 分)“偷” 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