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届高三语文分层测试(古代文化常识)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 岁B.70 岁C.100 岁D.141 岁2.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A.乡试 ——举人会试 —— 贡士殿试 —— 进士院试 —— 秀才B.院试 —— 秀才乡试 —— 举人会试 ——贡士殿试 —— 进士C.会试 —— 贡士殿试 —— 进士院试 ——秀才乡试 ——举人D.殿试 —— 进士院试 ——秀才乡试 —— 举人会试 —— 贡士3.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 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 分钟。由此可见 “四更造饭, 五更开船 ”相当于现在的 “后半夜 1 时至 3 时做饭,3 时至 5 时开船 ”。那古时候 “五更三点 ”、“三更四点 ”相当于现在的时间是( ) A.早晨 6 时 12 分、凌晨 2 时 36 分B.早晨 5 时又 12 分钟、 1 时又 36 分钟C.早晨 6 时 12 分、 1 时又 36 分钟D.早晨 5 时又 12 分钟、凌晨2 时 36 分4.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前四史 ”是指 (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5.干支纪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纪年方法。所谓“干支 ”就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顺序,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计算方法(公元年份 -3) ÷60,得余数 R;再求 R÷10的余数是X,R÷12的余数是Y。并根据下表,就可以很简单的换算公历年份成为干支纪年。1 2 3 4 5 6 7 8 9 0 X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