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潜能在课外活动中展现随着减负提质要求的实施, 小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 除按照课程规划规定的科目上课, 仍有一些课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但是,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靠通常为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本身有局限性: 首先是为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常常安排得过满, 不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现行教材虽然经过了反复推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实施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但是教材不大容易改动,不能经常反映出新思想、新进展,因而局限了学生思维水准的发展。再者长期以来, 不少教师习惯于教授传统的内容,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也是几十年一贯制, 缺少创新精神, 缺少时代气息。这样,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因此为了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校、社区应提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设置,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 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表现,是21 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在课外活动中, 可以满足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思索人生价值的精神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接触社会,能够激起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的火花,培养他们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努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团结互助、爱科学、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品德。由此可见,开展课外活动意义重大。一、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是指除学校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由学生开展或参加的各种活动,包括班会、 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卫生活动等等。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许多特点。(一)广泛性。课外活动可以不受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是能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或者只要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都可以开展。(二)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形式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和参与到各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