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小课题研究:观念、探索与发展作者:车言勇一、 观念: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智者不惑)——要为小课题研究寻找充足的理由,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在教育路上,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认识,而不取决于行动。虽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坚持关键在行动, 能否成功不在想的多少而在做的多少。但我个人认为,认识比行动更重要。因为行动源于认识。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正误,决定行动方向的对错。认识高低,决定行动效果的优劣。所以,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为什么要开展小课题研究,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毕淑敏说, 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正如小课题研究一样,如果你对它没有任何兴趣,可以说,小课题研究毫无意义。如果你觉得它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作用,那么可以为之寻找充足的理由,可以赋予它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这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下面,我从公私两个方面, 为小课题研究寻找充足的理由,赋予它积极的意义。第一个方面,对公而言,通过教育科研,通过小课题研究,我们能优质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立业之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 要求我们加强教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转型,必然要求教育随之转型。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计划经济是人道,是按照统治者的意图来人为调节,它强调的是长官意志和利益平均,实际上形成了若干等级、整体发展滞后和许多人为的不必要的麻烦,在教育教学领域,其思想体现就是以为中心,其行为表现就是强调上级的命令、发展的整体推进、教学意志的落实和共性的发展,实际上造成了没有办学自主权(千校一面,同挤一桥)、同步发展(大家齐步走,强校不强、弱校不倒,有岭而无峰)、被动(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和个性的泯灭(万人同语);而市场经济是天道, 是顺应自然运行规律来自然调控,它强调的是顾客的需求和机会均等,在教育教学领域,其思想体现就是以为中心,其行为表现就是强调自主办学、特色化发展、自主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形成自主办学(百花齐放,各寻其道)、差异发展(各尽其能,让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飞的飞,名校崛起,弱校被并,有峰也有岭)。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教育的发展方式必然由速度型转向效益型,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由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提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