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货币银行学试验一

货币银行学试验一_第1页
1/29
货币银行学试验一_第2页
2/29
货币银行学试验一_第3页
3/29
1 货币银行学实验一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的计算及分析实验实验设计颜廷峰一、实验准备(一)实验名称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的计算及分析(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费雪和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都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其决定于一国的支付习惯、 有关交易的财政金融制度等。这使它具有一种高度的稳定性和规律性。然而,随着世界经济, 尤其是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 被国外学者所证实。美国学者通过证明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从而提出货币供给量不再适合作为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观点。而从其他国家的实证来看,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也不是稳定的。美国的 Michheal.Bordo 和 Lars.Jonung 研究了很多国家100多年来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都呈“V”型变化轨迹,金融发展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 1990-2005 年的货币供应量及其相应流通速度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国内经济结构的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可能呈现出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特点,货币供应量在这一时期将变得更加不确定。考虑到金融创新因素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后,其对于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效力也会为之减弱。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的计算及分析,使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利率体系,货币政策应更多的依靠利率手段调控我国经济。2.实验要求掌握从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网站获取相关实验数据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掌握把网络上获得的原始数据整理为我们所需要数据的基本方法;掌握 Excel 应用软件加减乘除的基本操作;掌握利用Excel 应用软件绘制柱状图、折线图及其散点图的操作方法;学会利用图表变动趋势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三)实验内容1. 从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网站获取相关实验数据;2. 把网络上获得的原始数据整理为我们所需要数据;3. 掌握 Excel 应用软件加减乘除的基本操作;4. 利用 Excel 应用软件绘制柱状图、折线图及其散点图;5. 利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的变动趋势理解中国为什么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利率体系;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四)实验条件学生端 PC 设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货币银行学试验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