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税内控体制进展调查与思考强化内控体制建设是构建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党风廉政进展责任制的强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大力健全部门内控机制当做今后一段时间,全国税务机构党风廉政进展和反腐败工作的四项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怎样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是目前各级国税部门大力关注、亟待处理的重要课题。本文联系国税的工作实际,对怎样进一步增强内控机制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探讨。 一、准确把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内控机制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加,通过明确权责分配、法律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使权力运行实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从而在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项权力运行中,形成内生的制约力的管理机制。在推动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四个内涵。 (一)建设基础是明晰的权责体系。 “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是内控机制的核心思想。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权力和责任是否匹配。内控机制建设要求各级国税部门分解细化工作职责,通过对岗位职责的法律规范和完善,明确各岗位在处理有关业务时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 (二)主要内容是法律规范权力运行。 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权力运行为主线,通过内部控制,使税收管理权、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运行,以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大事项、重要环节的权力运行都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保证权力运行不出轨、干部队伍不出事。 (三)本质要求是促生内在的制约力。 推动内控机制建设,要准确把握监督与制约的关系。监督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制约是对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责任的落实度为重点,通过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使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相互约束和牵制,形成内生的制约力。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四)表现形式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通过内控理念培育、岗位责任机制、风险排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等,对权力行使实施有效制约、法律规范、约束和评价,引导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使对权力制约的要求与税收征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法律规范相适应、相融合,形成有效制约、全程监控、高效运行、超前防范的管理机制。 二、当前国税执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