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历史教学中感悟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教学中感悟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他很早就指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学习历史就要与生活教育密切联系,才能培育学生的能力和精神。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呢? 一、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他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他提出了三项主张: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教会学生自学,使他们主动地探求知识的本源和归宿,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进展的需要。 反思我们的教学,往往存在着因对学生过多干预和控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而使教学变得凝固、僵化的情况。因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这就要改变那种老师讲课本、学生记笔记的被动教与学的局面,代之以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教学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由感性到理性逐层提高。高三历史教学中常常有练习讲评课,尤其是选择题的讲评,很多老师一般都是采纳直接给答案和自己分析、学生听讲的方式。其实,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题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一直注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让他们体验情感、进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爱的方式去学习、去解决生活问题。 二、历史教学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其实质就是根据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实践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坚信学生中蕴藏着创新精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神并具有实践能力,力争制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提出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宽松平台。 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联系必修教材 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思考“对于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应以褒为主还是以贬为主”。请学生自主思考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肯定学生的见解后,建议学生联系必修教材 1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