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培育农村中学特色师资的尝试培育农村中学特色师资的尝试 我校作为普通农村中学,老师素养参差不齐,骨干老师紧缺,而开展“六年一贯制农村中学因材施教人才培育模式的实验讨论”,更需要迅速提高全体老师的综合素养。为此,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法律规范管理,树立老师的师表意识 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我们制订和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强化师德建设 ,努力提高老师的政治修养。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们以完善内部机制改革为动力,经教代会讨论,先后制订和修订了《南康中学章程》《南康中学老师岗位责任奖方案》《南康中学教职工工作制度》《南康中学关于提高师德修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有关规定》等管理条例,督促老师遵纪守法,科学施教。结合校务公开,我们制订了《学校民主建设四项制度》和《民主评议行风制度》,以端正办学思想,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监督,使全体老师进一步树立使命感、明确责任感。 二、健全机制,促进老师专业进展 首先是建立健全老师成长领导负责制,将老师的专业成长和进展作为评定学校领导工作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督促学校领导为老师的成长出谋划策,并要求有高级职称的学校领导必须当师傅带一位老师作徒弟。为了整体提高老师的素养,我们抓住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这两大环节,充分发挥特级老师和学科骨干老师的引领作用,把课题讨论的重心放在提高老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对青年老师的培育上,形成了老师的群体合作优势。政教处重点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了“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着力造就一支素养高、作风硬、能力强,具有“献身”“敬业”“爱生”精神的班主任队伍;教导处抓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建设,重点抓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活动,组织老师开展教学讨论,注重培育初、高中老师教学一盘棋思想,努力实现初、高中教育资源共享。此外,我们还借助两位特级老师的引领作用,打造老师队伍的团队精神;通过“一、二、三”培育工程和“结对拜师”,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力促进青年老师在业务上的迅速成长,保障各个科目老师的均衡进展。自课题实施以来,我校共“结对拜师”32 对,参加“一、二、三”培育工程的青年老师亦全部通过“一年基本法律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的考核。 其次是健全老师专业进展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激活老师的潜能。我们抓住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学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