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生最新爱弥儿读书笔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爱弥儿读书笔记 1 纵使人性本善的理论是高尚的,但是从时代的立场来看,从进化的进展史来讲,也是不科学的。训练假如只培育自然人是不行的,训练并非不顾社会和时代的进展而让人性生物般地任性进展,而是要靠训练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当然,假如我们现代的训练不顾天性的进展而硬把成人所需要的向儿童灌输,是错误的;但像卢梭所说那样放纵天性而忘掉社会需要,同样也是行不通的乌托邦。每一个国家都是根据他所需要的或者生存规律需要的人才来塑造人,这是无可厚非的。假如真的有上帝,上帝制造了我们,但是并没有教我们怎么样的去做,我们也不是有意的去让人性善的东西变坏,也不情愿去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出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更不情愿让自然的生物变得歪歪扭扭。训练的道路是曲折的,上帝并没有教我们如何走捷径,我们只好在曲折中摸索,我们的宗旨就是美妙的训练!我对这本书上的许多观点很感爱好,如书中其次卷中,写到:假如孩子长得很聪慧,假如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泪。如文中的:“要爱惜儿童,帮他们做嬉戏,使他们欢乐,培育他们可爱的本能。 因此,我们现在要把握一切,把一切的时间、地方、人和东西;我们个体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最小的部分。”书中在谈到孩子幼年训练时,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孩子在到达相应的年龄阶段必定会明白肯定的道理,这时在进行训练即可;孩子在 12 岁之前,可以不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力量后再去学习,信任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所获得的效果其实是为 0 的,或者可能是获得训练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一些有政治性意义或者相类似的东西是没有观念的,这时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学问,是很难有共鸣的,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差的,或者说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爱弥儿读书笔记 2 他选择的训练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一般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一般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一般也就是在肯定意义上的一般。既然他训练的目的是培育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训练必定会带有肯定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 全书的框架大致如下: 其次卷,二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