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关系一、历史追溯:中美两国接触的开始要追溯到 20 世纪。20 世纪常常被称为“美国世界”,从威尔逊提出号称“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倡议永葆和平而建立国联到二战后美国重建国际秩序,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经济资源和价值观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接受。随着美国的综合实力的加强,中国在美国世界秩序构想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而伴随中国的飞速发展,中美两国的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以二战为界,一战结束后,为了争取日本参加国联,美国在巴黎和会牺牲了中国;二战时中美却成了盟友,联手打败日本。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倒向苏联,受到美国遏制,20 年后中美结盟,共同制衡苏联;苏联解体,世界开始趋于多极化发展,中美关系再次陷入僵局。1972 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开端,同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两国到 1990年代进入了真正的“双边关系”。但中美关系从来都是阴晴不定的。尼克松早就说过,“我们美国人不知道怎样当世界第二,甚至不知道怎样当并列第一。”中国本身的崛起给了美国很大压力,2009 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年,日本出口第一大市场从美国变成中国,日本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成为执政党后提出“回归亚洲“”口号。第二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轻微的中国 GDP 超过受损严重的日本,比一般预测提前了五年。同时中国在联合国、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也比以前活跃了,在亚洲更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二、中美之间的问题:1.人权一方面,美国为了稳固自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领导位置,与要为其代言,即向别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推销其人权理论,美国当权者也需要以此来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处于自己立场的考虑,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国的合作,又不得不忽略中国的问题,拖延时间以获得中国的支持。2.贸易逆差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相对于外因,内因起主导作用。这个内因,除了“过度消费引起过度进口”以外,还与“美国的市场不够开放和出口不足”有关。第一,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没有主动调整过时的贸易战略和政策。第二,面对全球浪潮,美国“害怕”与贫穷国家竞争。第三,美联储在较长时间内实现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第四,美国用超额发行的美元纸币大量购买囤积石油和其他稀缺程度较高的物质,加剧了内外需失衡。第五,无节制的对外战争和全球扩张使得美国政府的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