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7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 熟悉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军事基本知识,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主要课程:地学概论、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保护法学等。(四)修业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标准修业年限4 年,学生可在 3~6 年内完成;按类招生,第五学期分专业教学。(五)全学程时间安排全学程总周数为168 周,具体分配如下:1、理论教学112.5 周2、实践教学33.5 周3、考试14 周4、毕业教育1 周5、机动7 周(六)成绩考核按《内蒙古农业大学本专科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考核,大学生就业指导课2学分,由招生就业处组织教学考核,计入总学分。(七)授予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八)课程及实践教学安排(见表1、 2、3、4)(九)课程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见表5)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