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2011-12-05 20:12:39)转载辛弃疾现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六百多首词,是现有词作最多的词人。1、辛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写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具体体现在:(1)抒发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辛弃疾早年生活在北方, 参加过抗金斗争, 南归后日夜不忘恢复中原, 因此,他用词反复的书写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战斗激情。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借梦境描绘抗金部队壮大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表现了恢复中原的抱负和情怀。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是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 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 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笔锋急转, “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 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以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2)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慨辛弃疾有勇有谋,以抗金救国为己任,但是,南宋朝廷却没有重用他,反而还猜忌他, 疏远他, 投置闲散任地方小官长达二十余年,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不平。在许多登临怀古的词作中,这种情感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如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就表现了他壮志难酬、 英雄失意的悲愤之情。 从题目可知,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抒怀之作。l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 登赏心亭所见的长江中下游一带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色。见到如此壮阔的场景给作者怎样的感触l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岑”远山。站在赏心亭上眺望远处的山峰。“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倒装句,正确语序是“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运用比喻、拟人化手法。远处的山峰就如同美人头上带的玉簪,美人梳的螺壮发髻一样。 极为妩媚。 可远山虽如此妩媚,对作者而言, 不是觉得赏心悦目, 而是惹得作者满腹愁恨。 用拟人手法。远山送来愁恨。这两句引出了悲愁之情。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