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没】两生:①为了生产和生活;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没:①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②没有固定教育场所;③没有阶级性。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奴隶社会;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④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⑤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结构体系。3.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生产力水平制约学校结构。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教育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1/17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④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④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教育措施。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9.遗传的意义。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为人的身心发展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④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⑤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0.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1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2/17③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2.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背·简】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④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xx学制的影响。13.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①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方向,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②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智育是核心,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③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体育为其他提供物质基础④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作用。⑤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14.简述活动课程主要特点。(代表人物是杜威)①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③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1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1)社会需求;2)学科知识水平;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4)课程理论。16.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