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精心整理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着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2、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②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③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④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⑤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学习准备?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二)关键期?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2、定义: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