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6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外国教育史1.巴比伦的教育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苏美尔文化。公元前 4000 年,苏美尔已产生文字。泥板书,从图画文字逐渐演变成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的学校被称为“泥板书社”。2.古埃及的教育(1)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寺庙学校)职官学校(书吏学校)文士学校3.古印度的教育古儒学校: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这类学校中的老师被称为古儒。学生学习年限一般为 12 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还规定学习的六科为: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在古儒学校中,体罚是常用的手段,对年龄大的学生实行恩威并施。另外,古儒学校在教学时,常利用年长儿童充当助手。这种方法后为英国老师贝尔袭用,即盛极一时的导生制。4.对比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异同(1)相同点:二者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接受教育。(2)不同点:①教育目的不同。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勇猛善战的军人,而雅典教育的目的则是培育身心和谐进展的公民。② 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人的在受教育阶段主要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其他方面的教育业只是服务于军事教育;而雅典除了体育训练外,还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③ 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的教育机构主要是军营和“士官团”;而雅典的教育机构是私立学校和国立体育馆。④ 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教育方法严厉粗暴,一味服从;而雅典的教育则重视启发诱导,理论思辨。5·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三艺”: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是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教育目的:教人学会政治活动的本领教育内容:雄辩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数学、自然科学、音乐等)6.苏格拉底方法又称“精神助产术”,“产婆术”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7.柏拉图《理想国》四艺: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理论8.古罗马的教育共和早期的教育目的是培育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兼军人,教育体制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共和后期的教育目的是培育演说家、政治家,教育体制主要以私立学校为主;帝国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培育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初中等学校)和官吏(高等学校)。9.昆体良的教育思想(1)代表作:《雄辩术原理》(2)论早期教育(学前教育)① 强调儿童及早教育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