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2021 年修订)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包含部分探究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 课.放大镜 1.放大镜的功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放大镜的结构特点:中央厚、边缘薄、透明。 3.放大倍数越高的放大镜,越能看见更细微之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倍数越高的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 4.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 6.比较放大镜的镜片与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的不同: 放大镜的镜片 玻璃片 近视眼镜的镜片 能否放大物体 能 不能 不能 特点 中央厚、边缘薄 中央边缘一样厚 中央薄、边缘厚 第2 课.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3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4.在17 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明显提高放大倍数。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 万倍。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6.两个放大镜平行组合后的放大倍数要大于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放大的倍数和清晰度也会发生改变。 7.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载物台和反光镜等。 8.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 组合的方式应该是镜片平行;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这个位置能观察到清晰而放大的图像。 9.实验室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显微镜顶部的凸透镜是人眼直接观察的透镜,故称其为“目镜”;而位于镜筒下方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则称其为“物镜”。“调节旋钮”是调节镜筒上下位置的旋钮,“载物台”是承载被观察物体的操作台,“反光镜”是反射光线到镜筒中的镜子。 10.我们的组合凸透镜中,位于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