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国的人物事实 靖宇殉国 194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日本鬼子知道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下落,便派出大批部队像一群饿狼似的日夜搜索。在敌人穷凶极恶的围追中,杨靖宇和战士们在深山里战斗了三天三夜,又冷又饿。23日早晨,当他们来到蒙江县保安屯(现为靖宇县靖宇村)附近时,不幸与敌遭遇,杨靖宇壮烈殉国。日本鬼子把杨靖宇的尸体运到县城,一个军官发疯般地吼叫道:“立刻解剖,我要看看他肚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解剖的结果,除了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外,连一粒粮食也没有。杨司令好几天没有吃上粮食了,大小鬼子惊讶得目瞪口呆,他们不得不承认:“杨靖宇,中国的一条好汉!” 陈天华寄血书 1903年,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正留学日本。当时,沙俄军队已侵占满洲,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又谋划同俄国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陈天华悲愤欲绝,他立即同章太炎等爱国志士一道召开拒俄太会,组织拒俄义勇队,准备回国参加战斗。 一天操练后他回到宿舍,想到祖国灾难深重,不禁张开双臂,大声呼喊:“拯救祖国四万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号啕大哭一阵以后,突然咬破自己的手指,鲜血立刻流出来,滴在桌上、床上、地上。只见他拿出一张纸,用血指写道:“救国”,随后手不停地画,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同胞起来斗争„„写呀,写,他一连写了几十幅,终因流血太多,终于晕倒了,嘴里不停地喊“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劝他休息,他不肯,挣扎着起来,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各学校,读到的人无不感动。那幅幅血书像一把把火炬,点燃了同胞们的爱国热情;幅幅血书像进军的号角,召唤同胞奔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 可敬的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 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 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 达 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 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